(四)、網架的安裝具體順序:
1、 先安裝北側的網架即(10-17/B-K軸部分),具體安裝如圖:
先吊裝此部分網架結構。
網架結構的安裝由中間部分開始,向周圈擴散,三面同時開始安裝。此安裝方法可以提供多個施工作業面,加快網架的安裝進度。
網架提升裝置的制作與安裝:
1.網架提升裝置布置:
(1)提升拔桿布置:
網架結構主體重量為67.5噸,在施工過程中因為支座位置的影響,邊跨上弦與腹部桿件不做安裝提升,待網架提升到就位標高另行安裝,所以提升重量遠遠小于網架最大重量,經過計算最大提升重量為62噸。對此計劃采用4根φ426×10的獨腳拔桿對網架進行提升施工,網架提升拔桿的計算長度按照16.5米考慮可滿足施工要求。根據本工程的建筑形式和網架設計與布置的特點,進行提升拔桿的布置,并經過設計計算滿足要求。
(2)拔桿布置原則:
不妨礙網架提升;不妨礙網架拼裝;受力均勻;拔桿基礎牢固可靠,支撐系統牢固可靠。
(3)網架提升點位布置:
針對提升過程中網架結構的安全性,網架提升點位由專職起重工進行拴掛,責任到人,要求拴好一個合格一個,經最后技術人員檢查合格后,方可使用。網架提升點位布置詳見網架吊點布置圖
(4)絞磨布置:
總體布置原則為施工安全,統一指揮方便,走繩導向通暢。絞磨布置詳見網架提升拔桿系統布置平面圖,具體布置可根據現場條件進行局部調整。
(5)網架提升人員計劃:
網架提升時,4根拔桿需用4臺絞磨,操作人員需要12人。
(6)網架提升過程的控制
網架提升時共分三步進行,第一次提升高度為1m,達到此高度后停止提升,觀察網架是否有變形,如沒有任何變形及異常情況,即可再次起吊,提升高度達到兩米時,再次停止提升,將網架調整平行后,再次觀察網架的變形情況,如無任何變形及異常情況,即可將網架吊裝完畢,起吊觀察時間每次不小與半小時。
網架提升拔桿系統布置平面圖.
網架提升拔桿系統立面圖
2.網架提升驗算:
網架中間部分在場地內地面拼裝,先安裝北側的網架即(10-17/B-K軸部分)。使用拔桿將網架結構進行提升,隨著提升高度的增加將網架提升就位,F以一根拔桿進行提升驗算。
(1)重量統計:
經過計算分析拔桿的最大提升重量Q’=15.5T=155KN。 Q = Q’×K=155×1.2=186KN K-保險系數取1.2
(2)計算荷載:
計算荷載P=(Q+q)K=(186.4+0.5T)×1.1=205.59KN q -索具重0.5T=5KN K-動載系數取1.1 即滑車受力P=205.59KN (3)鋼絲繩與絞磨的選用:
滑車出繩端索引力S:
S=P/k1=205.59/6.73=30.548KN
k1 :滑車組機械效益系數,起重滑車組采用“四四走八”,有效繩數8根,1個導向滑車,k1=6.73
滑車組鋼絲繩選用: 安全系數取K=5.5,
鋼絲繩的破斷拉力為PP =SK=33.572KN×5.5=184.646KN
選用鋼絲繩Φ22-6×37+IWR抗拉強度≥1770MPa,其破斷拉力為273.00KN
絞磨選用:5T絞磨一臺。
絞磨的固定:絞磨骨架后部采用鋼絲繩索死,鋼絲繩與鋼柱基礎予以固定。
(4)拔桿底座的計算:
拔桿支座垂直壓力: Pc=P+ Pt×Sin30°+G+T+S 式中:
滑車組受力P=205.59KN
纜風繩受力Pt=3.891KN
拔桿重力 G=16.5M×102.59Kg/M=16.927KN
風繩予拉力給拔桿垂直壓力:
T=(n-1)×t×Sin30°=(4-1)×3.891×50%×0.5=2.918KN
上式中t為風繩予拉力取纜風繩最大拉力的30%-50% 出繩端拉力S=33.572KN
Pc=205.59KN+3.891KN×0.5+16.927KN+2.918KN+33.572KN =260.952KN
拔桿底部地面承載能力計算: Pc/A≤[R]
式中:Pc-對地面的垂直壓力
A-地面的受壓面積
[R]-地面的容許承載力,取160KN/m2
A≥Pc/[R]=260.952/160=1.631m2 即拔桿底座面積應≥1.631m2
(5)拔桿強度及穩定性驗算:
拔桿中部截面撓度最大,對鋼管拔桿一般只進行穩定性驗算
中部所受正壓力 P中= Pc-G+G中=260.952-16.927+16.927/2=269.41KN
中部所受彎矩 M中= (S+P)× e2-Pt(l/2× Sin30°+ e1×Sin30°) =(33.572+225.94)×0.3-3.891(20/2×0.866+0.2×0.5) =43.768KN〃M
鋼管Φ426×10力學性能:W=2656.08CM3 , Fm=130.69CM3
回轉半徑r=0.25×√(D2+d2) =0.25×√(42.62+40.62)=14.7CM
式中:D為鋼管外徑 d為鋼管內徑
長細比λ=l/r=2000CM/14.7CM=136.05
穩定系數經查得Φ=0.402
穩定驗算σ=M中/W+ P中/ΦFm
=43768/2656.08+274635/(0.402×13069)=68.753MPa<[σ]=162MPa
經計算拔桿符合要求.
(6) 提升鎖具選用:
F=P/(4×cosβ)=205.59KN/(4×cos45)=72.687KN
式中:F-吊索受力,P-滑車受力205.59KN,
β-吊索與垂直線夾角取45度
選用鋼絲繩Φ18-6×37+IWR抗拉強度≥1770MPa,其破斷拉力為182.00KN,雙股至少可承受364KN。
β小于等于45度,即h大于等于1875mm。
3.提升拔桿的制作與安裝:
(1)拔桿底部處理與加固:
根據施工現場地面的實際情況,不需要對拔桿底部進行處理。
(2) 拔桿的構造:
獨腳拔桿由一根獨立鋼管、底座、滑車組和絞磨組成。拔桿采用鋼管制成,頂部拉纜風繩,固定在框架梁柱上,所有攬風繩必須拉緊。拔桿頂部及底部分別設置滑輪組和導向滑輪組,使用絞磨提升重物。纜風繩與滑輪車組鋼絲繩需計算確定;囕啍担簞踊啚4,定滑輪為4,絞磨拉繩可受拉力為5噸。拔桿桿頂部焊有帶孔的封頭鋼板,設卡板用以系接纜風繩。緊靠頂部設懸臂板,可懸掛起重滑車。拔桿的下部支撐在方木上,為防止位移,須用繩索錨固。
(3)拔桿的制作:
將網架提升拔桿所使用的鋼管運抵施工現場,選擇拼裝場地,進行鋼管的長度測量與外觀檢查,開始拔桿的組裝焊接。使用鮮艷色的油漆對拔桿進行編號標識,便于統一管理。 組裝完成的拔桿復測與校正后,安裝滑輪組和穿套鋼絲繩,注意走繩的跑向,同時安裝布置纜風繩。全部組裝完成的拔桿經檢查無誤后,可以進行就位。
(4)拔桿的安裝:
在拔桿底部放置方木。拔桿的就位可利用汽車吊進行提升安放到指定位置,同時張拉固定相應的纜風繩,纜風繩下端固定在鋼柱上,保證位置正確,走向清晰,固定牢固。拔桿的下部增設與上部應對應的底部拉結繩,外端綁固在周邊鋼柱上,將拔桿的底部連接固定牢固,防止水平側向移動。
(5)鋼絲繩與建筑物的連接處,采取保護措施。先將直徑為89mm的鋼管斷面一分為三,然后把剖開的鋼管安放在建筑物的棱角處,保護建筑物免受破壞和鋼絲繩因斷絲而受損。鋼絲繩的固定卡扣不少于四個,要求牢固可靠無松動。
4.絞磨機的安裝:
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,選定絞磨的安放位置,待拔桿安立完畢,開始絞磨機的安裝。使用鋼絲繩將絞磨機固定在建筑物的框架柱上,并將提升用的走繩纏繞在絞磨的滾動軸上,同時安裝啟動開關閘,接通電源后,網架提升用絞磨機即安裝完畢。
5.網架的加固:
網架承受荷載考慮網架自重、活荷、風荷,使用SFCAD設計軟件對網架重新進行受力分析,網架吊裝點的弦桿采取現場加固措施,以保證網架吊裝的整體穩定性及網架結構的安全,加固采用的方案為采用兩根8#槽鋼抱焊于網架弦桿上,加大網架桿件的有效截面面積,保證網架桿件在吊裝過程中不彎曲,不變形.